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怎么抓?

姚媛2016-09-06

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怎么抓?

——第二届农安公益实训讲堂观点集萃

  编者按:2008年,农业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目前,全国基本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农产品监管队伍。自2001年起,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目标,已由最初的追求数量增长、数量质量并重发展,进入质量安全全面提升阶段。进入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哪些困难,各级监管部门可以开展哪些工作作为抓手?8月12日,第二期农安公益实训讲堂在浙江省奉化市举办,听听专家的观点和地方的经验。

  “农产品占食品的7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公众的健康、政府的形象、企业的生存、社会的稳定,乃至国际间的贸易,其重要性,可以用‘天大的事’形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说。

  据统计,2015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1%,其中蔬菜、畜禽、水产品分别为96.1%、99.4%、95.5%。相比之下,工业品的合格率2014年首次超过90%,2015年达到91.1%,其中,电商产品合格率为71.3%。“十二五”期间,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上升3.0、0.3和4.2个百分点。可以说,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总体安全、向好的。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同年,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来的四段监管减少到两段,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由农业部门依法履行。

  在新体制下,如何落实属地责任、解决全程监管中的衔接等新问题,不断出现。

  分解落实属地责任

  “农业部门既要保证数量安全,又要保障质量安全;既要促进产业发展,又要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既要维护生产者利益,又要保护消费者权益。”程金根说。

  浙江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处调研员虞轶俊介绍,浙江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采用“属地管理+垂直管理”,即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属地管理模式,加强制度、标准、技术、管理、考核等垂直的指导和统一,对县下监管工作可实现“双重”管理;同时,对市属区一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垂直管理模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如果能得到较好落实,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有利于强化监管工作,落实‘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协调统筹地方监管资源,协调农业、食药、工商、公安等部门,做到‘多措并举促提质’;同时有效防止部门推萎、扯皮、责任不落实现象。然而,如果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就会打折扣。此外,若监管能力、条件不满足监管需要时,基层乡镇监管又存在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的现象时,就与属地监管责任要求的差距就大了。”虞轶俊说。

  奉化市是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有一套“源头检查,环节控制,上市检测”的监管体系。“在投入品管理上,对农资的生产流通全程监控,限用农药退出奉化;实现废弃农药与农资包装80%回收,100%无害化处理。同时,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一律关停,限养区内整改达标,全面建成市、镇(街道)、村、企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开展‘绿剑’行动,严格抽查生产主体;建立追溯体系,全程监控规模以上农业主体。并依托宁波市农业信息平台,实现全程信息共享。”奉化市农林局农安科科长邬为民说。

  加快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衔接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兽药、饲料添加剂和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投入品质量及使用的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加工企业后,按食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此外,农业部门还负责畜禽屠宰环节和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与此同时,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

  虞轶俊介绍,为了更好地解决部门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的问题,浙江省在市级层面成立市市场监管局。其中,有10个市工商、食药监两局合一,舟山工商、食药监、质监三局合一;县级层面成立市场监管局,65个二局合一,25个三局合一。

  记者在奉化市看到,一个个等待销售的农产品外包装上,贴着小小的“合格证”,正面写有产品、检测等信息,背面印有可追溯的二维码。

  据了解,奉化市率先实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截至6月底,奉化市30多家农业生产经营已累计使用合格证6万余张,今年全市力争实现合格证使用全覆盖。

  “以合格证为载体,采取安全承诺或检测合格等方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收贮运环节查验制度,引入政府检测验证,逐步与食药部门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与信息室副主任陈松说。

  社会共治,齐抓共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坚持问题导向,严管是硬手段,有显效。通过巡查、检测寻找问题,通过行政、司法、共治解决问题。通过标准化、技术服务规范生产,保障生产出来的都是安全的。”程金根说。

  程金根分析道,强化监管,重点在于突出问题治理,属地责任落实,监管体系和机制建设。其中突出问题治理要更加注重主导产业、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的治理。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促进社会共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用体系建设。在浙江省,已开始进行农产品主体诚信管理的探索。德清县建立了全省首个以诚信为宗旨的农产品联盟,会员单位授权使用“德清嫂”区域公共品牌,开发德清县诚信农产品信息系统,并设立“德清嫂”诚信奖励基金。而绍兴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则更侧重将信用评定与项目扶持相结合。

  开展风险交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鼓励公众参与,浙江省将农产品检测站点免费对公众开放,全省1165个乡镇快速检测室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引入社会监督,设置96317、12316等多条热线并建立举报有奖制度。

  在滕头斯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田间地头,树立着这样的标志牌,上面详细地列着基地简介、所在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公司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图、检测报告公示和无公害大棚樱桃、草莓标准化栽培模式图。这便是奉化市创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基地公示栏建设”。

  如今,引入第三方,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北京达邦食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升介绍,达邦“云标准”平台的思路,是通过向市县政府提供云监管平台,助力县乡监管人员和协管员深化巡查督导和执法监管,落实“管好”职责;同时,借助自有云标准、云检测、云追溯、云农商平台,开展标准服务、追溯应用、检验检测、产销对接和消费引导服务。以优质优价机制实现生产标准化、监管网格化、追溯全程化、入市票证化、营销全域化,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