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农民看病 还有更多期盼

2015-04-0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让农村居民获得更便捷、价廉、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新形势下,农村医疗状况有哪些新变化?面临哪些新问题?农民对基本医疗服务又有哪些新需求和期盼?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人才:待遇偏低 后继缺人

河南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的2300多名村民很高兴:过去需走6、7公里到乡卫生院看病,现在却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乡村医生马文芳的贴心服务。

  1973年当上苏刘庄村乡村医生后,马文芳便给自己的行医之路定下了3条规矩:耐心询问,细心诊断,准确判断,不误病情;把病人当亲人,有钱没钱都要看病;药费趋少就低,检查诊断免费,减轻病人负担。

  2010年6月,马文芳又在自己的诊所后面建起了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心,专门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

  谈到农村医疗问题,马文芳说:“现在最发愁的是谁来接我的班。”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自己今年已经64岁,明年就要退休。

  “没有发展前途,没有生活保障,谁来接这个班?挣不着钱,咋养活一家人啊?”马文芳很无奈。他掰着指头算,现在他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可明年退休之后每月只有300元的补助。“目前乡村医生的生活还没有保障,身份也不能被纳入国家管理。”

  “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来村卫生所,没有政策的吸引,许多地方的村医就会后继无人!”马文芳说。

  谈起农民就医问题,马文芳说,“新农合”对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在乡医院和村诊所拿药‘零差价’,到医院去看病住院都是按比例报销,河南省还有大病救助,现在农村医疗状况好多了。”

  但是,农民在看病不难之后又有了“新忧”——“过去农村常见病是气管炎、胃病和关节痛,现在变成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马文芳说,“现在看病虽然不难了,但如果家里有个慢性病人,比如糖尿病,一天要三次吃药打针,一顿都不能停,又不能天天住院。家里的收入大部分用在药物上,让不少农民家里捉襟见肘。”

  据了解,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年人比例更高。世界银行曾对中国的慢性病现状做过调查,并预测从2011年开始,未来20年,慢性病的发病率还会继续上升。对此,马文芳呼吁: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老百姓的慢性病报销比例。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