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村卫生室,不再是“鸡肋”

2015-04-20

  以前,由于村医素质低、诊疗设备简陋,村卫生室成了“鸡肋”,村民生病后面临“两难”——到城里看病不方便,到村卫生室看病不放心。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推进,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村卫生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契约式服务

  上门问诊更便捷

  “之前,村里没有看病的地方,无论多小的毛病都要往外跑。”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学塘村,吴启传对村头的卫生服务站直竖大拇指。2010年10月,村里筹建了卫生站,不仅配备了持证上岗的医生,观察室、诊断室、输液室等也一应俱全。“自从有了卫生站,一般的小病,根本不用出村子。”

  如今,卫生站推出了契约式服务,以前“坐堂行医”,现在“上门问诊”。学塘村卫生站站长吴宇文告诉记者,契约式服务项目,实质上就是卫生站与村民“结对子”。医生以村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评估及转诊服务等。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者老人,医生要定期上门提供健康咨询与诊疗服务。

  目前,包河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2家村卫生室共与4.7万户、约11万居(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契约。“只要他们一个电话,我们就会上门服务。”吴宇文表示。

  加强再教育

  村医队伍更专业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39岁的陆国军,1999年从阜新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就当了村医。如今他一边在辽宁医学院进修,一边在村里为村民看病。像陆国军这样接受继续教育的村医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起,该县卫生局采取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乡村医生通过考试到医学院校接受继续教育等形式,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去年全县有825名村医参加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并进行了统一考试。县卫生局先后举办了5期乡村医生培训班,所有村医全部参加了培训。

  陆国军告诉记者,村医承担着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十几类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过去村医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且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险。现在国家很重视我们村医的待遇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村医这个岗位的吸引力会更大。”

  “也还存在问题,比如说大学生村医挺少见,来了也留不住。”一位农民表示。

  增添新设备

  村卫生室更规范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道黄虎村,村医金玉华卫校毕业后便开始在村里行医,至今已有30多年。听说记者要看村卫生室的环境,金玉华有点儿不好意思。“新的卫生室还在建,现在是临时借用的村委会房子。”实际上,这临时借用的房子并不寒碜,12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被隔成了三间,一间诊断一间治疗,还有一间药房,也可做临时病房。

  自2010年以来,这家卫生室每年都会增添新设备。现在,标准化药柜、紫外线灯、诊断床、高压消毒锅、氧气袋等应有尽有,前年还配备了电脑。“以前不敢接的一些病号,现在我都放心接了,来看病的村民也更多了。”金玉华说,她每个月平均要诊病200人次。

  “等搬进新的卫生室,我们的条件会更好。”金玉华说,30多年的村医生涯中,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