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河北省发展“沟域经济”见闻:太行山上花果香

2015-05-18

  本报记者李杰

  “原来山上多是荒草,俺们种上果树后,就变成了花果山。”日前,在太行山脉的河北省灵寿、邢台、内丘三县,记者看到这里条条荒山沟都种上了果树,农民们正忙着浇水整地。内丘县北赛村农民闫振国说:“在俺们心里,这满坡果树就是‘摇钱树’,它让山绿了、民富了、村美了,现在城里人都来俺这山沟沟看风景哩!”

  灵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强介绍说,近年来,在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引导下,昔日的岗坡次地正在崛起“沟域经济”,当地农民争相栽下致富树、绿了荒山沟。

  荒沟栽满“摇钱树”

  来到北赛村,记者看到整条沟坡上新栽了核桃、苹果、板栗树,顺坡而上的微喷管直接将水喷到每一棵果树,满沟满坡绿树成荫,再也找不见过去“山上和尚头,下雨遍地流,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的景象。

  “山坡归属还是村民的,合作社负责整治管理,只收取挂果后10%的收益,政府帮助规划、免费提供树苗和微喷设施。”内丘县林业局局长蔡风海说,北赛生态经济林区涉及周边村700余户农民,这里的沟域经济由于采取旅游、扶贫、生态和农民增收相结合的模式,统一整地、植树、浇水、施肥和分户管理,农民的积极性很高。

  位于太行深山区的邢台县前南峪村,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1300多口人人均7亩山场。村支部委员王小堂介绍说,在荒山治理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先坡后沟、沟坡兼治”,“乔灌草结合”、“川道杨柳青结合、沟坡干鲜果结合、山顶松橡槐结合”,探索出了“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沟域综合治理模式”。

  如今,前南峪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的8000多亩山场,全部种了林木,植被覆盖率达94.6%,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村民致富迈大步

  “林材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王小堂说,这民谣也是一条条山沟变成绿色银行,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的真实写照。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