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内蒙古金融扶贫:"输血"变"造血"不再"等靠要"

2015-07-08

  “输血”变“造血”不再“等靠要”

  ——内蒙古金融扶贫调查记

  本报记者张五四

  齐成是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巨宝山村农民,5年前他跑运输的大货车出了事故,经营出租车生意也不景气,他重新回到村里准备种地。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村支书把他家列入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那年他得到低息贷款3万元,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齐成说,他用这笔贷款买了3头牛,当年就挣了3.5万元,还不算土地等其他收益。

  为了解决贫困农牧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与农行内蒙古分行合作开展“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杠杆,撬动金融信贷资金进行扶贫攻坚,降低农牧民信贷准入门槛,强化风险保障,放大资金总量,加快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自治区扶贫办承诺从2013年至2017年5年间,为全区57个重点贫困旗县合计投入23.75亿元作为金融扶贫富民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农行内蒙古分行在政府建立风险缓释机制的基础上,扩大信贷投放,每年投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50亿元以上,5年拟累计投放300亿元。自治区财政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及扶贫龙头企业办理的贷款分别按照年率5%和3%的标准贴息。

  金融扶贫的创新体验得到回报

  齐成所在的巨宝山村400多户村民中,贷款户已经达到166户,除了3个养殖大户每户贷款50万元外,其余每户最低贷款3万元,最高5万元。过去这个村不养牛,现在牛存栏700多头。羊也由过去1000多只变成了6000多只。村支书满富说,村里有1万亩耕地,产粮约1000多万斤。如果没有“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全村种植业收入也就1000万元。而现在养殖上去了,种养收入比例已经接近1∶1。

  在科左中旗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已经累计投放贷款24696万元,其中农户贷款18696万元,3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6000多万元,辐射带动78个行政村、5917户,贷款购牛1.9万头,购羊2.1万只。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的时间并不长,却已见到了效益和很好的前景。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刘忠诚说:“这是一次突破性的改革,可以说是逼出来的。”

  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农行内蒙古分行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金融产品上,将支持农牧民增收致富与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相结合,专项研发了“金穗富农贷”和“金穗强农贷”两款对私和对公专属产品,满足一般农牧户家庭生产经营,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和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资金需求。在服务模式上,针对农牧民贷款“担保难”的瓶颈,根据不同借款主体的业务需求,创新推广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户+风险补偿金”等“富农贷”8种贷款模式。制定了《动物资产抵押担保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简化程序实现“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通了服务农牧民的路径,拓宽了扶贫贷款的受益面。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