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冷僻林产品如何引发热消费?

2015-08-16

  □本报记者 吴平

  在7月24日举行的四川首届森林产品展销会上,记者发现了刺梨、青钱柳、竹燕窝、野生薇菜、莲花酵素等不少冷僻名字。这些新兴冷门产品该如何打破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敲开市场大门?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竹燕窝”在冷门林产品中定位较为精确。宜宾一家经营该产品的公司负责人陈康明介绍,竹燕窝只在宜宾蜀南竹海和贵州少部分竹林有分布,“没有人工繁育,野生竹燕窝分布很有限,并且根据年景产量也波动很大,专供高档酒店、西餐厅,走少而精的路线。”

  相比较“竹燕窝”,金妍皇菊走过一段弯路。“不同于杭白菊,它可以一朵花泡一杯茶,茶汤漂亮,且富含黄酮类保健成分。”金妍皇菊开发公司负责人王少华介绍,一开始不知该投放茶叶店、保健品店还是普通的商超,迟迟没有打开市场。

  结合消费者反馈,公司重新定位后认为,金妍皇菊目前在市场上没有类似产品,可以借助新、奇、特的优势在旅游商品上有所作为。于是公司以参股合作方式,找来金主,由小作坊转为全公司化运作,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提高。“以前产品包装朴素,现在我们用卡通熊猫做代言人,更符合旅游产品的定位。在锦里、武侯祠、春熙路、机场等主要景区、游客集散区,都有我们的商品货架,由于商家认可,所以进场费没有收太高。”

  除了在精准的用户分析基础上铺设销售渠道,“傍大腿”也能迅速让消费者对生僻产品产生亲近感。“不知道刺梨,肯定知道大宝SOD蜜吧?刺梨的SOD活性成分是最多的。”来自冕宁县的销售人员这样介绍刺梨。

  宽花溪的水莲花食用、护肤品推广,则是建立在佛教禅宗文化的普及之上。“目前我们基地莲花一朵都没卖,都是送给愿意供养它的人。”公司负责人介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抱朴指出,到2016年“十二五”结束,我国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3万亿元,生态农业、保健产品是其重要组成,市场前景广阔。

  森林食品蛋糕已见雏形。省林业厅副厅长陶智全认为,我省林产品面临品种单一、精深开发不足、消费者认识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待通过更多元的宣传营销渠道,推广森林产品,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