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数量质量生态一样不能少--代表委员热议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高文2017-03-10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中央对于耕地保护的这一新定位新要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引起了特别关注。围绕如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董配永近两年的几份两会重点提案均围绕耕地及黑土地。今年他再次呼吁,要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落实法律责任,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数据库,严管严控,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

  全国政协委员、营口市副市长高炜建议,当前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耕地保护专项法律,让耕地保护的法律武器更精准、更有威力。

  在很多代表委员的眼里,有效保护耕地尤其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防止城市粗放式、摊大饼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化空间格局、倒逼城市转型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的“利器”。

  “我们必须把土地整治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工程来抓。”全国政协常委、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近日表示。

  曹卫星介绍,“十二五”时期,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约占全国总数的60%,整治后的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10%-20%,全国因此新增粮食产能约370亿公斤。而土地整治每投资1万元,直接拉动社会投资2.28万元。以建设促保护具有“1+N”综合效益,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有利于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助推扶贫攻坚等。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建议,将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提升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提高全社会对耕地质量的重视和投入。政府作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提升的第一责任主体,应该将各种资源进行集成配置,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调动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指出,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对于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建议,为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要保护好耕地资源,同时发挥好耕地资源的生态作用,保持耕地上全年植被常绿,促使农民开展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并选择一些耐旱植物进行轮耕。

  如何抢救“生病”的土地,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致力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也开出了“药方”: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污染防治、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避免环保企业间恶性竞争。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