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蓝绍敏:就地就近城镇化是后发地区的必然抉择

nadmin2014-02-27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后发地区的必然抉择

  ——专访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

  本报记者 沈建华

  宿迁市是江苏最年轻的城市,也曾经是江苏工业化、城镇化率最低的地级市,是典型的后发快进地区。2005年,宿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国地级市排名还是第164位,到2012年就跃升至70位,7年跃升了94位。2013年,全市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被称为“洼地崛起”的奇迹。

  2013年9月7日,本报一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后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宿迁路径”》,介绍了宿迁市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身边城镇化”的经验,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此前此后,与市委书记蓝绍敏的访谈,尤其是有关新型城镇化与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对话,其中很有些值得回味的内容。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辖区内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城镇的落户问题。”

  蓝绍敏说,这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后发地区来说,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更符合实际要求和农民的发展愿望,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就地就近城镇化,可以解决很多大问题。”蓝绍敏说,可以减少大规模异地流动的社会代价,减轻农民外出务工成本,消除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p#分页标题#e#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好了,基础设施好了,产业集聚了,服务业也发展了,吸纳就业的容量就大了,更有利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蓝绍敏回顾并联系宿迁实际说。

  宿迁曾经是江苏农村劳动力市外转移的第一大市。随着全面招商,全民创业,工业迅猛发展,全市开展的“三来一加”等“家门口创业就业”活动,催动更多农民“凤还巢”,宿迁2010年在苏北第一个实现农村劳动力“内转”超过“外输”。

  就地就近就业,不仅改变农民“进不了镇、离不了地、富不了家”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推动了就地就近城镇化。

  泗洪县石集全乡7000户农户,除1000户已进县城买房外,剩余农户大都就近集中安置到镇区,绿化、硬化、亮化配套到位,超市、医务室、健身房等服务设施齐全。一个社区的居民容量是原来一个自然村庄的10倍以上。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