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记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

apple2014-04-02

“这个人,铁打的汉子”
——记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上)

朱彦夫(左二)与村民查看土地墒情。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凤云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辆独轮车“吱吱扭扭”地响着。23岁的朱彦夫坐在车上,被人推着一颠一颠地左摇右晃,更加感到没手没脚的不便。

    那是1956年。雪夜里,大山深处的张家泉村,庄户人家扒拉了两口地瓜稀饭便早早地睡下了。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本可以在荣军院休养的特级伤残军人,会在未来20多年的时间里,一路艰辛地带着乡亲们开山、打井、架电……朝着富裕的日子走去。

    “我就不信,咱一辈子就这么穷”

    春天的张家泉,红瓦青砖的房子在山间错落着。一层层石块垒起来的堤堰顺着山坡爬了上去。山下平整的地方,有的人家已经给果树上了农家肥。

    “我们算老朱的工程,这个都不在事儿上。”60多岁的村民赵圣贵指着一溜堤堰对记者说,“这个人,铁打的汉子。他回来一切的吃住从零开始,学走路,学吃饭,学上腿。走两步就摔倒了,爬到磨盘边儿上,借着劲儿再拱起来。我当时才7岁,也拉不动他,就跟着哭。”

    回到家乡的朱彦夫,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山,乡亲们穷得年年吃不饱。他说,不能让乡亲们再去要饭。

    1957年,在村支部成员的举荐下,朱彦夫当选了村支书。

    “那年夏天,老朱让人叫我到他家去一趟。一推开里间门,就看见他躺在床上,穿着裤衩背心、没有手也没有脚,还没了一只眼。我心里当时‘咯噔’一下。”70多岁的村民张茂兴说,“我知道他抗美援朝受了伤,没想到伤成这样!再说了,这么个人,能当家吗?”老张说,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一个。

    没多久,朱彦夫就用行动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南山、北山、庄里……他拄着拐棍,拖着假肢,跑遍了张家泉的沟沟坎坎,挨家挨户了解老百姓的情况。为了不让乡亲们搀扶,他甚至偷偷在夜里上山。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