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访江南农村典型标本:“无工不富”世代相传

nadmin2014-05-06

点击进入下一页

  说起“江村”,不少人会迅速联想到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但是说到“开弦弓村”,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就是费孝通笔下的“江村”。这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与那一“盛名”始终若即若离,当地的生活,也就像江村桥下的河水,按照自己的节奏平静地流淌着。

  游客虽然不太多,但这些年前来研究“江村”的人却络绎不绝,有青年学子,也有白发学者,甚至还有跨洋而来的外国友人。这次进村当天,记者就遇到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豪兴,他追随费孝通的脚步对开弦弓村进行了32年的持续研究,来村里的次数比回广东老家还要多。

  我们不禁好奇——太湖边上这个普通的村庄,虽然与名著《江村经济》相连,但一直没有什么耀眼的发展业绩,它到底有什么看头,让专家学者如此流连忘返?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重访“江村”,与村民们漫谈家长里短。在今天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它仍然是江南农村的一个典型标本。

  无工不富是世代相传的“秘密” 

  开弦弓村因为江水蜿蜒形似弦弓而得名,关于这个村子,让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是费孝通。而97岁的周亥金老人最深刻的“江村”记忆是关于“费先生”和“东洋人”。

  1929年,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在开弦弓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丝厂。村里的女孩们平时做工农忙务农,成为开弦弓村首批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他们将教与他们技术的费达生亲切地称作“费先生”。丰厚的收入提升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让村民们告别了仅靠鱼虾生存的日子。

  但是好日子很快被“东洋人”终结了。村里赖以生存的丝厂被日本人拆走了设备,彻底停产了。周亥金说,厂子没了,大家一下子穷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及以后的著述中都反复论述过乡村工业的重要性。1982年,在费孝通四访江村的推动下,庙港公社选拔40名20岁左右的女工到盛泽镇国营新联制丝厂学习技术,周亥金17岁的孙女谈卫芳就是其中一员。

  “我们是开弦弓的第一批农民工。”谈卫芳说,那时是国营经济繁荣的时代,城乡之间从收入水平到生产水平差距都很大。“当时在国营厂里留下来,简直想都不敢想。”作为技术骨干,谈卫芳成为那一批女工中唯一被特批留下来的。

  虽然从村里到厂里坐船换车需要小半天的时间,但谈卫芳感觉城里和乡下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因为她像城里人一样上了班,有了工资。用10年时间她学完20道缫丝,再用10年从值班长做到厂长,国企改制后谈卫芳与人合伙把厂子承包下来,做了股东。#p#分页标题#e#

  “没有新联厂,我可能走不出开弦弓,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谈卫芳说,无工不富已经成为开弦弓人的一种共识。现在谈卫芳把女儿送到日本留学学习动漫,未来打算将动漫应用到花色创新上,她觉得这是在追赶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