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满庄稼的地不长草——“校长村官”王连才和他的治村之道
本报记者 杨志华 通讯员 方志勇
“德州有个王家院,十年前回来王连才。党校校长他不干,回到村里当村官。带领村民发了财,办起道德夜校来。敬老爱幼学文化,老少爷们乐开怀!”这是在王家院的老百姓中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王家院是何地?王连才何许人?道德夜校又是咋回事?记者近日进行探访。
为了赢得村民信任,王连才从带领党员干部义务扫大街开始,这一扫就是十年
地处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新六合社区的王家院,10年前曾经是个穷村、乱村、头疼村。
2004年4月,时任德城区委党校副校长的王连才受命回到家乡王家院担任村支书。在上任的第一天,母亲对他说:“要想让大伙儿信服你,就要真心为大伙儿办事!”王连才记在心里,他觉得村子里乱在表面,骨子里是干部没有真正为百姓办事,老百姓对党员干部不信任。
如何重拾信任,重塑鱼水关系?第二天,他就带着村干部开始扫大街。第一次,有的人说风凉话,有的人旁观,有的人干脆骂作秀。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先是扫到谁家门口谁加入,接下来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后来凡是在家的男女老少都纷纷参与其中。从2009年开始,王家院村党支部干脆把每个月的15号定为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日,劳动内容也不光是扫大街,而是所有村里的重点工作。这一扫就是10年,现如今,每月到15号,王家院的义务劳动大军就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王连才心中早有定数:义务扫大街是为了重树党员干部在村民中的形象,也是为了整治村庄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于是,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依托城郊和天衢工业园优势,制定了村庄发展五年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新思路,目标是把王家院及周边建成天衢工业园东北部生活服务基地。没有钱怎么办?王连才自己带头捐款3000元,左借右筹30多万元,清垃圾,填水坑,修街道,安路灯,大干一年多,村庄面貌大变样,基本实现了硬化、美化和亮化,2005年底,王家院被天衢工业园授予优化园区建设先进单位。
从2006年开始,王家院村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先后建成村创业园,建设车间厂房3800平方米,沿街营业房6000余平方米,村办公楼1400平方米和欣王嘉苑商贸市场营业面积7000余平方米,到2009年,圆满完成了五年规划目标。#p#分页标题#e#
花香自有蝴蝶来。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纷至沓来,先后有格瑞德集团、奕欣电子、同业电缆、会君皮毛、城中机电、创异教学、金田创业、博汇集团、天勤实业、华鲁德五金等十几家企业在王家院落户。村集体从零资产到超过800万元,每年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千元到万元以上。
2009年,王家院与邻近的肖官屯、侯庄两个自然村和欣王嘉苑小区合并成为新四合社区,王连才兼任社区书记。2012年12月,王家院村民们全部搬进了楼房。
村民致富后,王连才又带头提倡孝道,办起道德夜校,他深信“种满庄稼的地里不长草”
王家院家底厚实了,王家院人的腰包鼓了。可不孝敬老人、打架赌博、吵架骂人、乱丢垃圾等不良习气没有根本改变,如何让富了口袋的村民还要富脑袋,让村民文明程度更上层楼?
“地里种满庄稼才不长草,心中装满善才不生恶。”母亲的话王连才铭刻在心。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