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干峪沟村:“新三起来”的“山里”样板

apple2014-08-17

  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山里寒舍”生态旅游项目把整个村落改造成“乡村酒店”,使原先闲置乃至废弃的农家老宅院,在社会资本注入后,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干峪沟村:“新三起来”的“山里”样板

  

  村民闲置房改造后,变为山村特色浓郁、内部设施齐全的休闲度假好住处。

  本报记者 李庆国 高杨

  很难想象,一个与邻省界仅隔一道山梁的偏僻山村,一个经过十年搬迁、常住人口仅剩十几口人、逐渐破败的“空心村”,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发展成为北京休闲农业的样板、市民乡村旅游最炙手可热的目的地,成为首都高端人群追逐“乐活”人生的首选地。这就是在以“新三起来”为总抓手的北京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山里寒舍”呈现出的奇迹与生机。通过将“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这个山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短期内就实现了翻番目标,并逐渐探索出一个可学、可鉴、可复制的“山里”样板。

  红果为媒——

  小山村终遇发展契机

  8月8日,记者驱车来到密云县北庄镇干峪沟村,这个距离天安门车程近130公里、与河北省兴隆县以长城为界的小山村,正是“山里寒舍乡村酒店项目”的所在地。从沟口牌楼往山上行驶,一条狭窄的“村村通”公路蜿蜒曲折,行进14里后方才抵达海拔600米以上的村中腹地。

  这个被大山的黛青与树木的浓绿隐藏的偏僻山村,历经二百多年风霜,原始风貌犹存,炊烟依旧,古树老井山花、石磨草屋篱笆,一幅“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的意境。

  “这个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起于嘉庆二年,从最早埋在村里的老人算,到我这已是第六辈。”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高云宇告诉记者,他在村里做了27年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口高峰时有380多口人。而这里之所以叫“干峪沟”,就是与当地石灰岩结构、地表水极缺有关。

  由于生存条件恶劣,1994年,干峪沟村享受国家生态搬迁政策开始陆续外迁。“不管是投亲靠友,还是自谋出路,能走的都走了。”老书记回忆说,1998年新一轮土地承包时,由于要缴“三提五统”,村中土地竟无人问津,要多少给多少。

  干峪沟村2006年才建起“村村通”公路,手机信号直到2009年才入村;全村电费最低时只有2元钱。近两年,村里人口稳定在70人左右,且大多外出打工,平日留在村中的十几口人都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全村43处宅院空置一多半,有些一空就是几十年,房顶塌了大半,院里长满蒿草。#p#分页标题#e#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013年1月,正是村里满山的红果“牵线”,才使沉睡了多年的小山村终于迎来发展契机。高云宇说,这个村有30多年红果栽种历史,顶峰时漫山7000棵红果树挂果摇曳,十分壮观。但由于地偏路窄,所以每到冬季,红果销售就成了干峪沟人的一块“心病”。

  这年冬天,他们通过镇里联系到互润(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北庄镇投资开发了12年、涉及一二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曾被农业部授予“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称号。该公司总裁殷文欢受邀到村里考察时,第一眼便被这个保留原始风貌、独立而宁静的小山村所吸引。

  “城市的拥挤喧嚣、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迫切渴望逃离人造空间,到丛林山谷、自然乡野……”殷文欢说,“干峪沟正是能给人‘乐活、有机’生活的那片净土。”双方一拍即合,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从最初的红果收购转为整体合作开发,干峪沟村从此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