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千湖美景”又回高原——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纪实

apple2014-08-26

  本报记者 郜晋亮

  入夏以来,充沛的降水滋润着三江源保护区的每一寸土地。在三江源核心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千湖美景”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给这座高原小城带来了无限的魅力。在当地牧民桑巴拉的记忆里,这样的美景已经有些年没见了,如今美景回归,把他和村里的牧民们都激动不已。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草原青青,河流纵横蜿蜒,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本应是三江源最平凡的景象。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这里的生态恶化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守住守好这片净土,2005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将三江源保护提升到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层面,对三江源生态进行全面修复。

  从那时到现在的8年时间里,青海省始终把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全省生态保护的“一号工程”,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把握规律,一揽子措施齐发力

  索保是玛多县的一位牧民,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平日里除了放牧外还喜欢用画笔记录身边草原的变化。在索保家里,有一幅他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画作,画里草原毫无生机,河流干枯,一派万物凋零的景象……

  而如今,索保正琢磨着要再创作一幅画,描绘今日草原上的壮美景色。索保告诉记者,他要把画儿留给子孙后代,要让他们懂得去爱惜草原,保护草原,让他们明白一旦草原被破坏了,也就失去了美丽的家园。

  索保老人眼里的变化,只是三江源生态恢复好转的一个缩影,它得益于2005年以来国家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退牧还草、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等“一揽子”措施,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快最有效的修复。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晓南说:“‘一揽子’措施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我们把握住了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草原生态和动物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有规律的生态系统,只要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要素都能保持平衡的状态,那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我们借助外在手段,就是去修复这种平衡。”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核心是要保护植被,同时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对草原、森林、荒漠、湿地和河湖生态系统进行重点保护和建设。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三江源一期工程已累计退牧还草8471万亩,保护湿地160万亩,封山育林511万亩,治理黑土滩523万亩、沙漠化土地66万亩及鼠害防治11781万亩。随着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得到局部改善,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高,增水效果明显。据遥感观测,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净增760平方公里。#p#分页标题#e#

  有的放矢,好制度守住好生态

  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到地方的因地制宜,除了真抓实干外,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两者形成合力,才能让一项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多年来,青海省在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同时,也在积极创新,同步推进制度建设。

  2006年,青海省政府决定对三江源地区不再考核GDP,而是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列为三江源区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今年3月,青海省政府发布实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等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域,约占全省面积的58%,禁止开发区域约占32%。6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规划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重要平台,先行先试,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立比较系统完备、可供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严金海说:“青海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建设制度规范,不仅要管得了将来的保护与建设,而且还要稳得住多年保护和治理的成果。”

  除了宏观政策与制度上的积极探索,三江源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也需要强力的保障。2010年,青海先行先试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印发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和《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通过教育经费保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补偿等11项措施,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的推行,让三江源牧区5万多生态移民真正实现了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47岁的牧民尼智在政府引导下,2006年和家人从莫坝乡萨根村搬进了县城,住上了定居房。如今,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牧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刻师傅,而且收入不菲。

  凭借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和藏文化,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达日县正在积极引导搬迁出来的牧民群众学习石刻技术,把石刻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及佛教装饰品进行推介、销售,形成产业链,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攻坚克难,昔日美景复归来

  今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青海出席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大会时指出,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清醒看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p#分页标题#e#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涉及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格尔木市共4州16县1市的70个乡镇。在这个差不多在相当于一个山东省的广袤区域内,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

  的确,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启动实施推进的8年多时间里,一道又一道难题总是接连不断。在这些难题中,黑土滩这个虽然不起眼的名字,却是草原上多年的顽疾,它犹如溃烂的疮口,一旦在草原上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而鼠害正是罪魁祸首之一。

  要解决这个难题,不仅要想方设法恢复黑土滩的植被,而且还要将鼠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用工程技术人员们的话说,这可比造原子弹还要难。

  为此,青海制定了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并花大力气查清了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类型及分布,提出了治理黑土滩的方案,建成了退化草地治理信息系统,初步确定了不同退化草地形成原因和恢复机理,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模式。

  经过多年研究试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培育成功的新型牧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实践证明对治理三江源区黑土滩效果明显。同时,实现了中华羊茅等优质牧草本地化扩繁扩育,为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的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三江源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干重)每亩45公斤,比1988~2004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

  在鼠害防治方面,青海省大力推广生物素与人工捕捉相结合的方式,大多数地区草原鼠害已由重度危害转为中度或轻度危害,草原鼠害猖獗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