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药检所周喜应: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四项对策

2015-06-0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周喜应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并强调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这些都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保护和修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受人类影响也最大,它是在特定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上,构成的一种人工+自然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开发最早、依赖度最高和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生态农业是改善我国农产品品质,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美丽乡村梦想的战略高度认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和维护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条件,必须大幅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建立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且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生态农业。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机制,才能大幅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

  生态农业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是现代农业的必经途径。生态农业建设可以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产条件,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

  1994年农业部等七部委在《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是在良好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农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一要因地制宜。各地依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当地农业生产。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各产业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二要优化结构。以大农业为基点,按“整体筹划、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将农、林、牧、副、渔各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三要节能降耗。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通过物质循环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村大量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实现经济增值,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四要防治污染。把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既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学习和借鉴世界上成功经验,首先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生产者的行为。我国在生态农业上的法规建设起步晚,行动慢,急需进行深入的经济分析和农民意愿调研,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能引导和保障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法规,并尽快形成有效机制。其次是抓住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大好时机,因势利导指引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用规模化的运营模式建设生态农业。规模化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既可以促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投入,规模化产出;又可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间的高效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有效抵御各大自然灾害。当前,全国正在加快城镇化步伐,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提前规划,积极引导,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生态农业培训教育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