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怎样帮漂流的农药瓶找到“家”?

杨文明 史自强2015-06-0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使用量大,废弃农药瓶袋散落在田间,易造成土地、水源污染。如何加强农业生态治理,防治“田间地头”的废弃农药瓶污染环境?记者在云南昆明、河北阜城进行了调查。

  污染生态环境的“无形杀手”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站长赵国军,每月都与工作人员下乡做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发现农药瓶的处理对农民而言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用不着、留不得、卖不掉”。弃置成为大部分农民的选择。

  据了解,含高分子树脂的农药瓶袋在自然环境下极难降解,可残留200至700年,极大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毒性持久。天气热时,瓶中残留的农药还容易自然挥发,污染大气;经雨水冲刷渗入地下后,会污染水质,成为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无形杀手”。

  “现在社会上对农业污染的重视还远远赶不上工业污染,因为工业污染一抬头就看得到,而农业污染是一种慢慢积累的隐患,现在看不明显,但以后会危及子孙。”赵国军说。

  滇池沿岸的昆明市呈贡新区梅子社区,曾经在水渠和田间经常可以看到漂浮着的农药瓶或者堆叠在一起的农药包装袋,一到下雨天残余的药剂就随雨水流淌到水渠中,一路流向滇池。

  一次、一天、一座村庄,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次数的累加,天数的增长,一座座村庄的汇集,水一点点被药物污染。原本看不见也闻不到的毒性终究成为能够看到的存在——鱼虾的死亡,飞鸟的消失。

  阜城县漫河乡西韩村的农民蔡根生说,乱扔废弃农药瓶还有其他风险,“小孩都喜欢捡瓶子来玩,之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可能会中毒”。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